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提到北京的博物馆,大部分人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大型知名博物馆。殊不知,北京城里还有一座毗邻故宫博物院的皇城艺术馆。 皇城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南池子大街菖蒲河沿9号,藏得很深,风景也很别致,有种城市博物馆里的“桃花源”之感。目前有两个展正在进行,喜爱清静之处的小伙伴不容错过。这两个展一个是书画展,另一个是瓷器展,相比书画,瓷器似乎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接地气...
图片由中国证券博物馆提供 22日,中国证券博物馆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考察了中国证券博物馆,对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希望。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和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海市市长应勇、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揭牌仪式并揭牌。 中国证券博物馆是经中央编办批准、由中国证监会在上海设立的全国性行业博物馆,是我国证券期货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实行理...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3日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对一处古城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确定该城址为防御突厥等北方民族而修建的唐代横塞军军城遗址。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对记者表示,考古人员2007年在乌拉特中旗境内发现一处古城遗址,命名为新忽热古城遗址,但未确定年代。2018年,考古人员对古城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 据官方介绍,该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
图为张宇在讲座现场指导学生体验泥塑制作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12月17日至21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活动包括“泥人张世家”作品展览、“东方语境下的艺术直觉”专家讲座、泥塑创作体验等内容。 图为北师大学生现场体验泥塑 天津“泥人...
当光影幻化的蝴蝶亲吻花瓣,丝线绣出的木兰花便悄然绽放;用丝线表达国画笔墨浓淡之间的过渡,游鱼转身的霎那身上闪动着粼粼的光波;五颜六色的丝线勾勒出兵马俑的轮廓,原来外国人这样理解中国…… 2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亮相潮州。展览以“刺绣与当代生活”为主题,分“生活·时尚”“传承·振兴”“融汇·超越”3个专题,荟萃13个国家的176位...
记者20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省校合作”推进山西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山西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将联手一起探索科研合作新模式。 会议召开前,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向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介绍了在2018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的背景下,山西省文物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课题合作、文物保护、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充分合作,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人才的重要...
宋六陵,为南宋时期历代帝陵所在,其中包含了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七帝陵及昭慈孟太后等七座后陵。自元初毁陵后,墓室及陵园建筑均遭严重破坏,诸陵寝位次、规制遂混乱不明。为了更好地推动宋六陵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在省文化厅和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2年以来开展了长期的田野调查与勘探工作,获得了大量的基础信息。 今年5月起,经...
日前,在经过最后数个周期的纯水浸泡后,宁波“小白礁I号”船体构件浸泡液的电导率趋于稳定,这标志着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的“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保护工作完成了第一阶段——脱硫脱盐的处理,取得重要进展。 宁波“小白礁I号”沉船遗址发现于2008年。2013年,国家文物局对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报的“小白礁I号”船体保护方案(I期)进行了批复立项。根据相关方案,宁波“小白礁I号”沉船船...
12月23日,松阳县博物馆首次推出“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三年级(10)班的30名学生及其家长成为首批“点单顾客”,亲自体验“专属定制”——“灯影月华”扎染灯彩双非遗精品手作体验活动。 本次社会教育活动将扎染和灯彩两项非遗文化相结合,为参与者提供独特的扎染灯彩艺术体验。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与指导,可亲手体验灯彩的制作过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12月22日,《宸奎阁碑铭》文化论坛暨《〈宸奎阁碑铭〉考释》首发式在千年古刹阿育王寺举行,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宸奎阁碑铭》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物和活化石的当代价值。 《宸奎阁碑铭》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撰文并亲书,碑初刻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元、明、清都曾重刻。其中阿育王寺保存有此碑的元代残石、以及明代重刻碑。宋代原碑大致毁于元祐党禁运动中。南宋淳祐元年(1241)日本求法僧圆尔辨圆...
“考古是什么?”“在野外挖东西” “找到古代的文物进行研究”。“考古需要什么工具?”“要用铲子和刷子”.......12月21日,在圆明园公共考古实践课上,来自北京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的40名二年级小学生对于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回答踊跃。 课堂上,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的工作人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圆明园历史及基础考古知识,带领大家在圆明园模拟考古区...
12月21日,中国文物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亲临大会祝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名誉会长彭卿云,学会副会长以及专家学者代表、各专业委员会代表110余人出席大会。 顾玉才在大会上致辞。他对中国文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学会进一步团结社会各界热情拥护、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有识之士,发挥优势,有所作...
12月12日下午,初雪消融,远山如黛,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的大厅正门,一台吊车正缓缓地将“浙江自然博物院”几个大字吊装到门楣。走进宽敞的大厅,技术人员在紧张调试着电子售票机……为迎接新馆开放,这里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我们刚刚通过展馆布展工程完工验收,即将于12月28日试开馆”,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兴奋地说。在这座满眼翠绿的中国竹乡,占地300亩、馆舍6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的亚洲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堪舆学可谓历史悠久,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自然文化现象。《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后世以之专称看风水的人称为:“堪舆家”,人们也习惯把堪舆称之为“风水”。通常风水师也兼具卜卦、看相、择日等技艺,而某些道士、庙祝、中医师等亦可能偶以风水营生。据史料记载,堪舆名著《青囊经》为秦末汉初“黄石公”所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有文字记载的风水经书,深受业界推崇。“风...
肖家河古桥桥面存在多处燕尾槽,系中国古桥的显著特征 斑驳的花岗岩桥面 在海淀区的肖家河社区,一座被埋没的古桥幸存至今,但在历次文物普查中均未能予以登记。由于河道整改、平整土地、拆迁建设等原因,肖家河古桥逐年藏入地下、仅露出部分桥面。民间学者担心,因没有文物身份,古桥不受《文物法》保护。近日,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张文大先生向海淀区文物部门发出申请,欲为肖家河古桥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